①首先来了解一下伊红美蓝染剂: 伊红美蓝是 酸性染料伊红(曙红)与碱性染料美蓝(亚甲基蓝)的复合染剂,也称作瑞氏(Wright)染剂 伊红电离后显色基团带负电荷,当降低环境(菌液)pH,使细菌带上正电荷才更易着色。伊红可以将细胞间质和细胞质染成(粉)红色。 亚甲基蓝是一种碱性染料,电离后显色基团带负电荷,因为细菌等电点(pI)多在2~5之间,在中性、碱性以及弱酸性环境中都带负电荷,更易被碱性染料着色,所以一般来讲,碱性染剂更常用。 之所以选择两种染剂,目的不只是为了将细菌染色便于观察,复染剂的目的一般是为了鉴别,比如检测大肠杆菌。
②这里介绍伊红美蓝筛检大肠杆菌的原理: 大肠杆菌分解了培养基中的乳糖后生成乳酸,使菌体表面及周围pH下降,被酸性染料伊红染色,后与美蓝形成紫黑色复合物,菌落的表面可见反射的金属光泽。
③那么问题来了,伊红美蓝乳糖特异性鉴别培养基为什么只能对大肠杆菌起作用? 实际不是,一方面由于伊红和美蓝的抗菌效果,大部分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在此培养基中存活。再者整个培养基呈弱碱性,在碱性条件下不耐受的菌种也就被筛掉。还有就是不是所有细菌都能以乳糖为碳源并分解出乳酸,产气产酸,这又筛掉了一部分菌种。 所以按道理符合上述原理满足上述条件的菌种都可以被伊红美蓝鉴别出来。
④我们把目光投回整个鉴别的实验流程:对于多管发酵法以及常见乳糖发酵法鉴别大肠杆菌有
I.初筛:初发酵实验。 在发酵管中盛装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将目标样本送入培养,并在培养基中加入溴甲酚紫作为产酸的指示剂,同时抑制部分杂菌的生长。37℃培养24h观察液体是否浑浊,是否产酸产气(个别菌株不产气)。
II.平板分离:使用伊红美蓝培养基筛出目标菌落。 对在初发酵实验中可能为大肠杆菌的样本进行平板划线法接种,接种到伊红美蓝培养基。符合前文所述大肠杆菌特性的菌落再次进行分离培养,培养后观察菌落有无芽孢杆菌,并完成革兰氏染色,观察是否为革兰氏阴性菌。
III.复发酵:以上几次实验得到的符合鉴别要求的重新接种反复进行几次与初发酵实验相同的发酵实验,符合要求的才最终确定大肠杆菌阳性结果。
⑤综上,伊红美蓝培养只是鉴别大肠杆菌多种方法之一,完成鉴别的不光是伊红与美蓝两种试剂,还包括着实验的各方面严谨而精细的操作流程和背后的原理。即使如此,我们得到的也是说大肠杆菌阳性,而不能就完全肯定究竟是或不是大肠杆菌,抑或是肠杆菌属的哪种菌株。只不过在常见菌属中,符合条件的菌大概率是大肠杆菌罢了。 为了严谨的特异性检测大肠杆菌,临床上有很多更精确的检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毒素检测甚至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