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万古霉素  酵母  谷氨酸发酵  发酵  发酵罐  维生素  胰岛素  蛋白酶  阿维菌素  柠檬酸 

大曲中的微生物及培养条件控制

   日期:2011-01-12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6644    评论:0    
  

大曲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自然接种、富集而构成复杂的微生物菌系。微生物来源主要依靠原料本身、空气、场地及覆盖稻草,也有的在拌料时接种了少量优质曲母,强化了有益菌株。由于丰富的微生物在大曲中进行生长繁殖,分泌产生各种酶类物质,且分解大曲原料形成较多的代谢产物。因此,培养条件对大曲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分布情况有直接影响。可以说,大曲质量可进一步影响大曲酒的质量和风格。

  一、大曲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扳倒井培养的大曲主要为中高温曲,制曲品温最高达到60℃—65℃。通过我们对大曲微生物的分离检测表明,扳倒井大曲是以细菌、霉菌和部分酵母为主的微生物菌系。

  1.酵母

  扳倒井大曲中的酵母主要为酵母属酵母,其次还有假丝酵母属、汉逊酵母属和球拟酵母属酵母。

  1.1 酵母属酵母

  生长作用温度为28℃—32℃,pH值在4.5—6.2之间。一般入房两天便可大量生长繁殖了,其后随着品温的上升而死亡或休眠。

  1.2 生香酵母

  假丝酵母、汉逊酵母等生香酵母,在培菌前期繁殖也较快。特别是假丝酵母,它与拟内孢霉共同存在于大曲表面层,通常呈现为黄色的小斑点。其繁殖代谢产生的芳香物质,使培菌前期的曲坯带有明显的酯香味。由于其所需温度较低,故主要在"低温培菌期"存活繁殖。当大曲进入高温转化期时,就随着其它酵母菌转入休眠或死亡。

  生香酵母的生长繁殖、代谢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

  (1)温度。起始温度28℃—32℃时,生香酵母生长良好。

  (2)酸度。适宜的酸度有利于生香酵母产酯。

  (3)高湿度。生香酵母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酯类物质。这一系列生理过程要求培养基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在大曲培养条件下,较高的湿度有利于生香酵母产酯。

  (4)微氧。产酯酵母是好氧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产酯能力强;但供氧过量,酵母呼吸作用加强,则消耗大量酒精及糖分,不利于产酯。

  1.3 酵母菌的重要作用

  酵母菌在发酵酿酒过程中,具有两个十分突出的作用,即酒化和酯化作用。大曲中的酵母属酵母、汉逊酵母能产生活力较强的酒化酶,能将葡萄糖版权中国酒业新闻网通过EMP途径代谢转化成酒的主成分——乙醇,这是曲酒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物质。

  产酯酵母主要是假丝酵母和汉逊酵母,具有较强的酯合成能力,能代谢产生大量的酯类物质,如己酸乙酯等,可赋予大曲酒浓郁的芬芳。

  酵母菌代谢还能产生许多物质,如甘油和其它多元醇等,对酒体的完美与丰满有着重要的作用。

  2.霉菌

  霉菌是大曲中数量种类最多的菌类。其中,以曲霉最多(曲霉中以黄曲霉最多),其次是根霉、毛霉、犁头霉、红曲霉等。

  2.1 曲霉属

  曲霉作用于大曲后,可形成糖化力、液化力、蛋白质分解力及多种有机酸。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40℃。

  2.2 根霉属

  根霉常和毛霉、酵母菌共存。大曲菌丝的生长情况主要看根霉的着生状态,比如大曲断面是否整齐,就是根霉菌丝的健壮与否。

  根霉中常见是米根霉。米根霉产乳酸,最适生长温度37℃—41℃,最适发酵温度30℃—35℃,制曲培菌品温不超过38℃,可达到控制米根霉大量生长繁殖的目的。

  2.3 毛霉属

  与根霉极相似,所需的生长发酵温度也差不多。毛霉主要着生于大曲培养的"低温培菌"期,特别是温高水大,两曲相靠时更易生长。

  2.4 青霉属

  喜好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它对大曲中其它有益菌有极大的抑制力。

  2.5 红曲菌属

  生长温度为26℃—40℃,最适温度为32℃—35℃,pH为3.5—5.0。生长温度范围大,偏酸性。利用糖、酸为碳源。

  2.6 霉菌的作用

  霉菌生长代谢能产生多种酶。大曲酒酿造主要利用其代谢产生的液化型、糖化型淀粉酶,作为生产发酵中的糖化剂。

  能代谢产生淀粉酶的霉菌有:根霉、曲霉、毛霉等。其中尤以根霉、曲霉产生的淀粉酶活力最强,以此为主体的大曲糖化、液化力也较强。大曲生长的霉菌种类和数量受培曲温度的影响。培养温度高,液化力高,糖化力低;培养温度低,液化力低,糖化力高。

  霉菌,特别是毛霉,还能产生一种活性较强的蛋白质分解酶。此酶能催化原料中的蛋白质分子水解为朊、胨、多肽,最后分解形成氨基酸

3.细菌

  大曲中的细菌主要为乳酸菌、醋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3.1 乳酸菌属

  乳酸菌有三个特点:一是既有同型的,又有异型的;二是球菌居多,占70%左右;三是所需温度偏低,在28℃—32℃之间,并具有厌气和好气双重性。

  大曲中乳酸含量不可过多,主要生成区域是在高温转化,是由乳酸菌作用于己糖同化成乳酸,其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大曲中乳酸菌的数量,及大曲生产发酵时对品温的控制,特别是顶点品温不足,热曲时间短时,会使乳酸大量生成。

  3.2 醋酸杆菌属

  醋酸杆菌是好气性菌。发酵温度30℃,偏酸环境,量大时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作用。醋酸菌主要是在大曲发酵前、中期生长繁殖,尤其是在新曲中含量最多。醋酸菌有一致命的弱点,即: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下,芽孢会失去发芽能力。

  3.3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有厌气和好气两种,一般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应于微酸、湿度大的环境。初时,大曲中芽孢杆菌不多,但其繁殖速度较快,特别是在大曲的高温、高水分、曲块软的区域繁殖较快,此时,枯草芽孢杆菌得以大量生长。

  3.4 细菌的作用

  乳酸菌,具有乳酸脱氢酶和乳酸消旋酶,能进行同型和异型乳酸发酵,一般以同型乳酸发酵为主,将葡萄糖经由HDP途径代谢,产生乳酸。

  醋酸菌形成的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利用葡萄糖生产葡萄糖酸,也能氧化乙醇生成乙酸,是发酵酒醅中乙酸的主要产生菌。

  芽孢杆菌具有水解淀粉和蛋白质的能力,有的芽孢杆菌能代谢产生酒中的芳香成分双乙酰等。产气杆菌都有较强的V·P反应(乙酰甲基甲醇反应),与酒中2,3—丁二醇、双乙酰等香味物质的生长有关。

  二、大曲发酵机理

  1.微生物演化过程

  微生物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微生物特性及制曲工艺特点。由于制曲前期采用低温培菌,这使得转于cnwinenews.com需氧量大、生长温度低的霉菌和酵母菌在曲侧表层和曲包表层大量繁殖,特别是生长快的根霉。后来,随着微生物有氧呼吸启动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和翻曲垒坯,使品温迅速升高,不再适应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这时,霉菌以休眠体(孢子)状态存在,大部分酵母菌衰老死亡。而高温细菌则利用曲坯生成丰富的营养和水分,在曲坯内大量繁殖。

  经过高温阶段的培养,最后形成以细菌、霉菌和部分酵母为主的微生物菌系。

  2.酸性蛋白酶的生成条件

  能生成酸性蛋白酶菌系有霉菌、放线菌和嗜热芽孢杆菌。

  2.1 曲霉

  由于曲霉的酸性蛋白酶生成量在品温超过35℃—40℃时逐步下降。因此,在制曲的环境中,并不是酸性蛋白酶生成的主要菌种。

  2.2 根霉

  随着制曲品温的提高,根霉的酸性蛋白酶活力增强。

  2.3 放线菌

  放线菌不产淀粉酶,但其酸性蛋白酶生成量却随着制曲品温的上升而不断增长。

  2.4 嗜热芽孢杆菌

  尽管嗜热芽孢杆菌不生成淀粉酶,却有着极强的酸性蛋白酶活力,并随着品温的上升而增长。因此,经较高温度的大曲培养,嗜热芽孢杆菌是产生酸性蛋白酶的主要菌系。

  3."高湿微氧"是制曲要点

  高湿微氧环境是大曲内在品质保障的核心。要营造微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就要保持温暖潮湿的曲坯环境,这就要求在低温培菌期的空气流动必须减弱,如此,水分才不至于被迅速带走。环境空气流动弱,微生物生长繁殖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势必会降低曲坯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形成微氧环境,也就是说,"高湿"造就"微氧环境"。

  在微氧环境中,诱导生长繁殖起来的微生物进入酿酒糟醅体系这一微氧环境中,可再度生长繁殖并进行物质变化。因此说,高湿微氧的制曲环境,有利于调节、平衡各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遵循大曲"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发酵规律,保证大曲质量。

三、发酵过程的控制

  大曲发酵的基本要求是"自然富集,开放作业,堆积生温,翻转调节,排潮降温,总温控制"。

  由于大曲发酵是敞式发酵,因此,发酵的控制主要依靠对原始条件和环境条件的控制。

  1.粉碎的控制

  小麦粉碎前应先润料,使麦皮吸一部分水分,有一定延展性。粉碎后,麦皮呈片状,以保证曲坯有一定的通透性,心部呈粉状,可增加微生物的利用面积。粉碎后的麦粉要"烂心不烂皮",感观以手捏不扎手为宜。

  2.曲坯成型控制

  加水量以控制曲坯水分在36%—38%为宜,感观以手捏成团而不滴水为准。

  曲坯成型后,应在发酵室外晾汗,以曲坯表面不黏手为准,即可入发酵室。

  3.入房控制

  曲坯入房后,应立即紧闭门窗,保温发酵。随着温度上升,进行控温排潮。

  4.发酵中控制

  当发酵几天后,品温达到一定程度,曲坯表皮变硬,即可进行第一次翻曲,其时间应准确掌握。

  翻第一次曲以温度的高低为主要依据。当发酵正常时from:cnwinenews.com,以曲坯品温达到或将要达到温控上限时翻曲为佳。翻曲应注意调整曲坯位置,使整批曲块同步发酵。翻曲后,品温下降幅度应控制在5℃以内。

  当温度达到第二个高峰期时,即翻第二次曲,并注意保温,减少排潮次数,控制品温保持在较高水平。当品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应进行"堆烧",把曲坯堆拢,保温,即做到"中挺"。

  中挺时,不但要控制所需的顶点温度,还要持续持久,借以促进微生物的分泌代谢和产物的积累(如形成氨基酸类物),同时还应排去曲室内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以供给微生物作用所需的充足氧气。高温转化中,除去微生物自身的代谢和生成其它物质外,关键还在于促使原料中蛋白质的分解,以增加曲香,因为蛋白质分解的最佳温度是60℃。

  5.发酵后控制

  大火期过后,曲坯中大部分水分已被蒸发,品温也逐渐下降。此时应进行最后一次翻曲——"收拢",即把曲坯紧靠在一起,交错排列,堆至6层—7层,保持品温,使后火"缓落",将曲坯心部的水分排除,使出房时保证曲坯含水量在15%以下,即可得到优良的成曲。

 
     
    更多>同类技术资料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资料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