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它在低浓度时即能抑制动、植物病原菌的生产繁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已远远超出了“抗菌”的范围,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抗生素来作防治动、植物的疫病、虫害、草害;在畜禽、水产饲料中添加高浓度抗生素时,可预防、治疗疫病,添加低浓度时可提高日增重和改善饲料转化率。其作用机理可归纳为三方面,首先是预防疾病,其次是节约营养物质,再次是促进代谢。?从使用范围来看农用抗生素分为人畜共用抗生素和畜禽、农作物专用抗生素两大类。前者如青霉素类、链霉素、土霉素、卞抗霉素等;后者如杆菌肽类、维吉尼霉素、竹桃霉素、泰乐菌素、青日霉素、灭霉素、井岗霉素等。为了避免影响人类健康、避免妨碍人类疾病的防治和可能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产生等问题,欧美和日本等部分国家规定,在饲料中只准添加畜禽专用的抗生素,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见有此严格规定。目前,美国联邦政府食品药物管理局(FOA)批准使用于畜牧业中的抗生素等促生长饲料添加剂有55种:如杆菌肽、巴肤霉素、金霉素(氯四环素)、红霉素、林肯霉素、新霉素、新生霉素、竹桃霉素、土霉素(氧四环素)、青霉素、泰乐菌素、维吉尼霉素等,使用量在每年100万公斤以上,欧美各国作为饲料生长促进剂的抗生素,主要有越霉素、大炭霉素、硫肽霉素、杆菌肽、泰乐霉素、黄霉素、潮霉素、维吉尼霉素、硫链丝菌素、默诺霉素、莫能霉素、蜜柑霉素、原始霉素、阿弗麦菌素等,其中有些抗菌素的生产规模每年达10?000吨。?“八五”期间,我国饲用抗生素研究发展较快,国家科委下达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饲用抗生素研究”,目的是研究不同抗生素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饲用效果,并在这基础上,提出使用抗生素的技术,使其既发挥防病促生长的作用又不在体内残留,同时瞄准国际上新的品种,在国内进行研制,填补国内空白,减少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该专题研究表明,在我国目前饲养条件下,抗生素的饲用效果明显,对猪、鸡有显著促生长效果,可显著提高动物的饲料转化率,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而对动物组织器官及骨骼的正常发育无影响。常用的饲用抗生素有金霉素、越霉素A、潮霉素B、新霉素、维吉尼霉素、泰乐菌素及球痢灵等。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抗生素的作用有影响,同时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抗生素的科学使用,特别要注意使用抗生素与动物免疫效价的关系。在新型饲用抗生素产品研究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研究完善了潮霉素B、马杜霉素、球痢灵、那西肽、泰乐菌素等产品及相应生产工艺,并以抗生素应用技术为基础研究出防治猪腹泻的药物及猪用复合添加剂预混料等产品。?在充分利用抗生素促进畜禽生产和预防疾病作用的同时,要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因此,用作饲用添加剂的抗生素,应尽量采用畜禽专用品和吸收残留少或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种类。如杆菌肽、维吉尼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等,同时,切忌长期单一使用某种抗生素,严格执行使用期和停药期及添加量,决不可超过治疗量。此外要根据抗生素种类、成分、性质及致病微生物的敏感性,按不同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要添加。更值一提的是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抗生素与同时使用的化学药物、疫苗的相互增效或拮抗作用,强调配伍禁忌。努力寻找和研制高效低副作用的抗生素添加剂是今后我们的发展方向,如德国Hoechst公司近年推出的黄霉素,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无抗原性和毒副作用,而且非常稳定,与其他添加剂不发生反应,与其他抗生素不产生交叉性,对R因子耐细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用量少、饲料效率高,不被动物机体吸收,几乎无残留。我国山东省鲁抗公司生产的盐霉素在用于猪作为饲料添加剂也具有同样效果。?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的法制建设和管理,要有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措施及机制,此外,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饲用抗生素的认识,把规范使用饲用抗生素成为广大用户的自觉行动。?与畜禽饲养相比,水产养殖使用抗生素起步较晚,目前水产养殖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甲硇霉素等。青霉素类主要用于链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病害治疗;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主要对鱼类立克氏体、若干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原虫、支原体等有效,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的肠炎、赤皮和烂鳃等细菌疾病,也用于鳗鲡的爱德华氏病、弧菌病、烂尾病和对虾的弧菌病及鱼类链球菌病等;氯霉素对气单孢菌、鳗弧菌、鳗败血假单孢菌、福建爱德华氏菌等有强的抑制作用,已用于治疗鱼类弧菌病、鳗红点病、爱德华氏病、赤鳍病、烂尾病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都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红霉素已用于防治草、青、鲢、鳊等鱼苗和种鱼的白头白咀病,青、草鱼细菌性烂鳃病,鲢、鳊鱼的白皮病等。我国的水产养殖实践证明,抗生素在防治近年常发的细菌性疾病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病害进一步蔓延,促进了我国水产业飞跃发展。但由于近年气候多变,生态水环境的破坏,水体高营养化、高密度、强饲养等因素,水产动物病害有加重和扩大趋势,因此抗生素的应用更备受关注。与此同时,水产养殖对抗生素应用也导致出现“耐药性”、“抗药性”现象,而且不断出现“耐药菌株”,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因此,水产界急切期望新的抗生素的研制开发。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方面等的研究,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而鱼用药物、饲料添加剂注册甚为困难。同时应加强抗生素药物对水产动物“三致”的试验研究,寻求研究开发高效、低毒或无毒、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的水生动物用抗生素。?农作物化学农药污染引发的事故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人类生存的需要,采用高效低毒的生物或生化农药替代目前副作用大的化学农药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60年代以来,生物或生化农药发展迅速,目前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日本、前苏联已先后开发了春日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有效霉素、卡苏霉素、灰黄霉素、抗真菌素、植霉素、木霉素等品种;我国农用抗生素研究起步于50年代,目前已开发应用的抗生素有井岗霉素、青霉素、农抗120、多抗霉素、公主岭霉素、中生菌素等。就农作物而言,利用抗生素杀虫的抗生素又称为杀虫素,如紫霉素、实施霉素、普拉星隆A和B等。目前国内外较受重视的杀虫抗生素有:杀粉蝶素(Piericidin)、杀蚜素、韶关霉素、杀螨素、浏阳霉素,杀虫素B41(密尔比霉素Milbemycins)、阿弗霉素(Arermectins)、南昌霉素等。?作为面对农作物使用的农用抗生素应包括抗菌、杀虫、除草、抗病毒和生长调节等功能,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选择性高,在作用于防治对象的同时,不作用于人类本身和其他动物及其他有益生物;?(2)易被其他生物或自然因素所分解破坏而在环境中不易积累;?(3)活性高,使用量极少而效果确实对环境污染少;?(4)生产原料来源方便,且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产物;?(5)各品种生产工艺相似,同一类设备可生产多个品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市场很大,前景广阔。同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开发更显得重要。因此建议在农用抗生素方面首先要加强应用推广研究,重点放在新药的筛选上,如在水稻上的目标是筛选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农用抗生素,在新农药筛选的同时,要加强抗生素化学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推进我国的农抗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