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原料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别人做过的事情上,能够做到比别人更好。”这是浙江台州原料药产业人士对自身的总结。无疑,在中国医药产业的层面上,台州的原料药产业是值得一提的。然而,近年来台州原料药产业也因为对环境的侵犯和高能耗的产业发展模式而备受争议。
一方面,台州是中国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基地,2005年产值近70亿元;而另一方面,当地医化企业所带来的污染,不仅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台州市民的身体健康,还威胁到附近的海水养殖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
“现在,最大的难题来自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不满情绪。”台州市药监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对于台州市医药产业而言,资金、好项目、好企业、管理人才等都不缺,要说瓶颈的话,就是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冲突。”
特色原料药冒尖
2005年,台州市原料药企业交出的成绩单堪称华丽。在传统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严重受压,纷纷改变发展策略调整产品结构时,台州的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如海正药业、华海药业等迅速崛起。
海正药业的原料药销售额约为17亿元人民币,以抗肿瘤药系列、降血脂药系列(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抗寄生虫类系列(伊维霉素等)为主导产品;华海药业的销售额约为4.23亿元,利润1.7亿元,以普利类药系列为主;联化药业销售额近7亿元,主导产品为抗艾滋病药系列(奈伟拉平、茚地那韦、齐多夫啶等)。此外,仙琚、九洲、东港、永宁、车头、天新等企业的年销售额也都达到数亿元之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很强势的地位,主导了产品或产品系列的价格走向。例如九洲药业的卡马西平原料销售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0%以上,天新的维生素B6原料销售占国内出口市场份额的50%以上。
作为龙头企业的海正、华海药业近年来延续了强盛的发展势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原料药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业内人士分析,二者有一些共同特性:一是产品经营主要走原料药国际化路线,在产品仿制中做到仿中有创,避开原研药厂家的专利,这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基本手段;二是为通用药名厂商提供原料,这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三是规模成本和价格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应用的两大主要手段;四是依靠科技兴企,持续加大对新产品开发及技改资金的投入。
从“量”到“质”
自台州原料药产业起步以来,虽然是以国际贸易为主,但大都采取对外“以价格求市场”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方式也以“粗放型”(能源消耗型)为主。这种模式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低价格,主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来微薄收益,成就低端原料药的“世界工厂”。
经过多年的成长,产业中的诸多迹象表明,目前的这一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出现发展“瓶颈”,对环境的破坏性使用也必然引起环境的反噬,下一步所要寻求的是产业升级。然而,升级之途并不会平坦。
首先,是环境治理上存在观念冲突。虽然台州市目前已经下定决心痛治污染,但不少业界人士认为,从全国范围内看,台州的治理只能使污染转移,而不是消除。近年来,另有一些市县级官员一直在台州等着拿关停企业的名单,一旦这些企业有意向,他们立即将其“招而引之”。目前也确实有十多家化工企业外迁了。这使得台州的官方人士在痛斥污染转移后,又转而惋惜台州民资之流失。
其次,是产业升级的自主创新。华海药业的盈利之道在证券市场一直颇受称道,其主导产品包括普利类、沙坦类、抗抑郁类、抗组胺类等特色原料药,其中普利类产品是其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尽管这些已有的基础还能够发挥一些市场作用,但是,如何在高起点上创新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而这种创新将尽量摆脱原有的粗放型运作模式,要在产品自身创新的基础上,突破旧有模式,实现产品、经营、市场、环境的良性循环。
再次,是发挥产业的协同效应。台州原料药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产品已具有规模化、系列化、区域协作化的趋势。当地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化工企业上600家以上,产品已呈分工合作态势,大部分制药企业可以在基地内找到所需要的化学原料药中间体。如九洲药业生产的卡马西平产品,年产量1000吨,销售收入1亿元,其年需求量1200吨的中间体均由基地内的一洲化工厂提供;而其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中间体又由南亚化工厂提供。
现在,如何规划布点和完善产业链,就成为考验台州原料药基地的又一个重要命题。
显然,环境治理,以及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是完成台州原料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而这对于台州医药产业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