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万古霉素  酵母  谷氨酸发酵  发酵  发酵罐  维生素  胰岛素  蛋白酶  阿维菌素  柠檬酸 

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日期:2011-01-12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1251    评论:0    
  

引言

  以催化为核心的化学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产业之一,2001年全世界化学工业的产值大约为1.6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的化学工业2002年产值大约为0.96万亿元左右。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为原料,以化学催化剂为手段,实现物质转化。在l9~20世纪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为经济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进入21世纪,面对化石资源不断枯竭、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严重局面。一方面化石资源在地球上储量是有限的,现已逐步走向衰竭。可开采石油储量仅可供人类使用大约50年,天然气75年,煤炭200~300年。另一方面,目前地球所面临的环境危机直接或间接与化石燃料的加工和使用有关。如化石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CO2、SOx、NOx等,被认为是形成局部环境污染、产生酸雨以及温室气体等环境问题的根源。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因此,目前化学工业的生产模式必须要进行彻底的变革,转向以生物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物可再生能源为能源,环境友好、过程高效的新一代物质加工模式。其核心技术是工业生物技术。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工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工业生物技术将是生物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世界经合组织(OECD)指出:“工业生物技术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

  本文就工业生物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和介绍。

  1 工业生物技术的新崛起

  工业生物技术是以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进行物质转化,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及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它为医药生物技术提供下游支撑,为农业生物技术提供后加工手段。

  以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为核心的工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革命的第三个浪潮,是“21世纪化学工业的基本工具”。20世纪后叶,由于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生物技术为医药、农业和工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上市,标志着医药生物技术(red biotechnology)的巨大成就;1996年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相继上市,标志着农业生物技术(green biotechnology)的巨大成就;2000年聚乳酸上市,标志着工业生物技术(white biotechnology)的巨大成就。人类基因组学及相关研究有力推动了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动植物基因组学及相关研究自力推动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基因组学及相关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微生物物种巨大的多样性及其基因改造的巨大潜力,将其与精妙现代工程技术结合,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巨大机遇,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

  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是生物催化。生物催化剂与普通化学催化剂(通常为强酸和强碱等)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催化效率的高效性。每公斤天冬氨酸转氨酶可以催化生产本身质量100000倍的天冬氨酸。(2)专一性强。酶只选择催化某种反应并获得特定的产物,所以其位点专一性、化学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强,原子经济性好。生物催化法可以完成甾醇化合物的C-11位羟基化反应,而化学催化法则几乎无法完成。生物催化法可高效地生产大量的光学活性化合物,一般而言,其原子经济性远大于化学催化法。(3)环境友好。生物催化剂(酶与微生物)的本质是蛋白质,在使用后可方便地被消除。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其能耗和水耗低,可大大降低化石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生物催化技术具有过程高效(物耗低,原子经济性高)、反应温和(能耗低)、与环境友好(污染小)的特点,是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工业生物技术应用于大规模化学品生产已初见端倪,如农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大宗化学品、药物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工业生物技术崛起的新纪元。

  中国也十分重视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规划中将工业生物技术列为重点研究的领域。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将生物催化项目立项。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中增列工业生物技术专题。我国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也较快。如目前我国的谷氨酸和柠檬酸产量为世界第一,但是技术水平和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总体来说,我国是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

  2 工业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生物技术的新崛起有两个巨大的推动力,即社会强烈需求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能源、人口、环境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突破性进展,使得人类可以设计和构建新一代的工业生物技术,可高效快速地将各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新的资源和能源。工业生物技术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以及生物质资源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生物能源

  清洁可再生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公众关注热点之一。其中,生物质能具有资源量大、相对集中、能量品位较高的特点。植物将低品位能源太阳能浓缩转变为高品位的化学键能,消耗CO2,产生大量氧气。木质纤维素和纤维素每年以约1.640ⅹ1011t的速度不断再生,以能量换算,相当于目前石油年产量的15-20倍。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发展的带动下,新一代能源作物和微生物物种的诞生将会大大地推动生物能源技术的进步。

  2000-2020年将是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的关键时期。目前,生物能源的主要形式有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生物制氢等。

  燃料酒精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燃料,是较为理想的汽油替代品,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使用。目前我国酒精年产量为300多万吨,仅次于巴西、美国,列世界第三,预计到2005年可达1000万吨。中国发展燃料酒精不应采用粮食转化的路线,需要发展木质纤维素生产酒精的综合利用技术,需要大力发展高效产糖的C4能源植物,如新品种甜高粱和甘蔗等。

  生物柴油是脂肪酸与低碳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可代替柴油燃烧。生物柴油环境友好,无需对现有柴油发动机进行任何改造即可使用,且对发动机有保护作用。立足于本国原料大规模生产替代液体燃料——生物柴油,对增强我国石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我国生物柴油,亟需解决油脂资源的生产问题。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由葡萄糖厌氧消化产甲烷的能量转换效率可高达87%,是其他加工技术所难以达到的。沼气发酵可以综合利用有机废物和农作物秸秆,对水资源和土壤等再生和资源化有促进作用。许多国家已把沼气开发列入国家能源战略。我国是世界上沼气利用开展得最好的国家,沼气技术相当成熟,目前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生物制氢是利用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来生产氢气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所用原料是阳光和水,也可以是有机废水、秸秆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生产过程清洁、节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以色列、瑞典等许多同家的政府部门,对氢能源的开发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对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也给予大力支持。

  2.2 生物材料

  目前,世界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4亿吨,主要为石油化工材料。与石油化工材料相比,生物材料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应用前景广阔的突出优点,但实现商业化还需要在价格上形成竞争力。目前已成功实现商业化的有Cargill Dow公司的聚乳酸工厂和DuPont公司由1,3-丙二醇生产PTT的工厂。这两项成果标志着用生物原料生产的生物材料已经开始具备市场竞争优势(前者能耗降低30%~50%,后者降低25%)。

  聚乳酸是性能优异的功能纤维和热塑性材料,具有优异的成膜和成纤维的能力,可以用来做包装材料和纺织材料。聚乳酸的生产主要是通过生物法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然后再通过化学法进行高分子聚合反应,生成聚乳酸。2001年Cargill Dow公司年产聚乳酸14万吨的工厂投产。2020年全世界估计聚乳酸的需求量将达到1150-2300万吨。

  采用1,3-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进行缩聚,制造的聚酯PTT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又具有尼龙66的弹性,且更容易印染,被认为是一种优质的高分子纤维材料。预计,2020年全世界PTT的需求量可达100万吨。目前生产PTT的原料1,3-丙二醇的合成路线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DuPont公司和Genencor公司经过多年合作,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生物法合成l,3-丙二醇,并开发了聚合工艺,所制的聚合物已用于纺织制造。DuPont公司新产品Sorona切片(PTT)4.5万吨的工厂已于2003年投产。

  2.3 生物质资源化(生物质精炼工厂)

  为了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人们借鉴了石油精炼的概念,提出了生物质精炼的概念,主要特点是多组分全分离及综合利用。将生物质原料如树木、木材加工废弃物、草、农作物、农产废弃物和废弃动物等,通过生物质精炼技术,可以生产大宗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医药中间体、能源等。2003年美国Cargill公司在Blair,Neb工厂举行记者招待会,展示了一个生物质精炼的中等规模工厂,这是第一座工业运行的生物质精炼工厂。

  3 工业生物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

  工业生物技术存在着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目标是大大提高工业生物技术的效能。

  3.1 微生物资源库和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技术

  微生物菌种或酶是工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目前至少有58个国家建立了484个菌种保藏中心,保藏菌种80多万株。目前已经开发的商品酶有200种左右。可是这些现有的资源库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物技术的需求。

  从自然界中筛选所需要的菌种是目前工业生物技术的主要特点,大部分成功的高产工业化菌株是从自然界筛选得到的野生型菌株。但是目前人类筛选的范围十分有限,仅占微生物总数的0.1%~1%,需要拓展筛选的范围。

  美国、日本、欧洲等对新来源的菌种(包括极端微生物与未培养微生物)研究非常重视,特别是耐热、耐酸碱、耐盐和耐有机溶剂等极端微生物在工业生物催化应用表现出巨大兴趣。美国政府一份研究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可实现酶在130℃下催化反应,反应速度可提高16-30倍。

  新型生物催化剂的来源是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发现,才导致了PCR技术的诞生,从而才会有今天分子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3.2 生物催化剂快速定向改造新技术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定向进化技术,大大加速了人类改造酶原有功能和开发新功能的步伐。蛋白质定向进化技术是由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化工系教授Frances Arnold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蛋白质定向进化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可在实验室试管中操作。它可以使蛋白质(酶)在自然界需要几百万年才能完成的进化过程缩短到几年甚至几个月。分子定向进化技术已被用于上百个酶的进化。如枯草杆菌蛋白酶E在有机溶液中(60%DMF)的活性提高了170倍;β-内酰胺酶的耐抗菌素cefotaxime浓度提高了32000倍;胸苷激酶对新底物(gancyclovir)的利用提高了43倍;卡那霉素核苷酸转移酶在60~65℃的热稳定性提高了200倍;细胞色素P450酶对完全新底物(过氧化氢)的利用提高了5~20倍;辣根过氧化酶在酵母中表达产量提高了88倍。

  定向进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热稳定性、提高有机溶剂中酶的活性和稳定性,扩大底物的选择性,改变光学异构体的选择性等。定向进化的核心技术为易错PCR技术、DNA shuffling技术及高通量筛选技术。

  各类工业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海量信息,随着高性能计算机和数据管理分析方法的进步,大大促进了工业微生物的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从而使得人们对酶的认识加深,使得应用传统的理性分子设计方法制造新的酶更加容易。这些技术在增加酶的反应多样性、改变酶的各种性能等方面已有应用。

  3.3 重要工业微生物的代谢工程

  1991年Bailey提出代谢工程的概念。过去10年以主要工业微生物为对象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非常活跃。随着对微生物代谢网络研究的深入及DNA重组技术的日趋完善,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改变微生物代谢途径的某些关键步骤,大大提高了产物产率;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还生产出传统发酵工业无法获得的新产品。微生物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快速发展,对代谢工程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大量新生物化学合成途径的解析,为生产化学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特殊机会。例如在分析代谢流的基础上,找到刚性节点,通过化学小分子调节关键酶,从而可以实现1,6-二磷酸果糖的超量生产。在木素纤维素为原料的燃料酒精工艺中,美国学者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五碳糖产乙醇的代谢途径和六碳糖产乙醇的代谢途径整合到一个微生物中,构建出优良的产乙醇重组菌(Zymomonas mobilis),能同时发酵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产乙醇,大大降低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

  4 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前景

  中国的人均资源,尤其是人均化石资源很低,中国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矛盾。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资源加工消费大国和第二能源耗用大国。大力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对解决我国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是十分迫切的。

  我国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每年辐射总量在3.3×I03~8.4×106kJ•m-2之间。我国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2.4×104亿吨标准煤。如果将中国8%的土地覆盖上高能作物,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森林覆盖面积,按光合效能6.6%计算,相当于产生1.26亿吨标准煤。如果能够利用工业生物技术实现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中国可以走出一条通往绿色生态现代化之路。

  工业生物技术将在我国开创新的加工模式和调整产品结构方面发挥重大作用。预计在未来20年内,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生物质资源化技术将得到实际应用。预计工业生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GDP中的贡献达到2.2万亿元/年(2020年)。

  传统的加工工业是以化石资源为原料和能源进行的,面临着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世界正孕育着一场用生物可再生资源代替化石资源的资源战略大转移。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革命正在朝着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正在开发的多聚乳酸、多聚氨基酸、多羟基烷酸、燃料乙醇以及各种功能寡糖等可视为这个碳水化合物经济时代来临的前奏。到2020年,预计将有50%的有机化学品和材料产自生物质原料。

  中国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跟上世界潮流。基于微生物和酶的工业生物技术具有生物安全性相对较好、研发投入较少、周期较短的优势,且中国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参与生物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良好的机遇和难得的切入点,应成为我国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的一个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工业生物技术,为最终解决生物能源和材料的生物制造提供技术支持,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解决我国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对加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更多>同类技术资料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资料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